2010年成立的中国首家以应对气候变化为目的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缔约方会议观察员组织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成员单位
全国先进社会组织、4A级基金会
  • 中国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8号
  • 8610 84239412
  • thjj#thjj.org
首页 > 气候变化 > 国际动态 > 正文

提升全球早期预警能力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媒体:中国气象局  作者:内详
专业号:林森
2023/4/14 8:44:16

4月12日,旨在推动全球早期预警等领域交流合作的“一带一路”全民早期预警高层论坛暨第50期多国别考察活动在北京举行。

在全球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的背景下,早期预警可以为防灾减灾救灾行动提供信息支撑,减轻灾害带来的影响。世界气象组织(WMO)一直致力于提升全球早期预警能力,中国气象局参与其中,与其他WMO会员一起,在各自的具体实践中推动早期预警能力建设,共同为减少气候变化不利影响、降低风险作出积极贡献。本版选取参加该论坛的专家领导所作特邀报告主要内容,分享早期预警行动的经验和做法,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有益参考。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彼得里·塔拉斯:参与全民早期预警建设 加强温室气体监测

全民早期预警是世界气象组织(WMO)未来几年工作的重中之重。过去几年, WMO进行了改革,与科技界和水文机构的关系日益密切。WMO利用数据的专业能力越来越强,中国的参与度也越来越高。在中国,气象灾害广发、频发,中国政府在气象工作上的投入属于“把钱花在刀刃上”,经济上的投入产生了很好的回报。

“世界经济论坛”每年评估未来10年影响全球经济的风险。其中,《2023年全球风险报告》指出,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事件是未来两年的第二大风险,气候适应行动失败是未来十年的第二大风险。可见,气象工作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联合国秘书长于2022年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会议上发布了《联合国全民早期预警执行行动计划》。计划提出,确保早期预警系统在未来5年内覆盖每一个人,确保WMO193个会员都能获得基本观测数据及相应预警服务。然而目前,只有一半会员享有多灾种预警系统的保护,缺乏预警系统保护的国家在高影响天气出现时容易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全民早期预警倡议也是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方式。

图为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彼得里•塔拉斯致辞

各国的预警能力存在差距。目前,一半的非洲国家缺乏预警服务,一些亚洲和拉美国家也存在预警系统建设的缺失。

我们需要加强观测系统建设。在全球范围内,地表观测系统和高空观测系统仍然存在缺口和空白,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我们需要在观测方面下大功夫,完善观测系统,打好预报的基础。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指出,极端高温事件、极端降水事件、农业干旱更加频发。然而有些地区却因为缺乏资料和数据,无法判断气候变化的真实情况。比如,由于缺乏资料,我们不能很好地判断非洲旱灾事件增加了多少。

WMO监测气候状况,发布气候报告。根据气候报告,二氧化碳、甲烷、二氧化氮等温室气体浓度不断上升,并且打破了纪录。目前,我们在监测温室气体时仍然存在不确定性,比如土地利用对温室气体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因此需要加强温室气体监测。应把地面观测资料、卫星资料、预报模式等相结合,实时监测温室气体数据。中国积极推动温室气体监测站网建设,大力发展风云气象卫星,对气候监测非常重要。(徐嫩羽整理)

中国气象局局长陈振林:气象早期预警的中国实践

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重要论述和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国务院印发的《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都为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和能力建设指明了方向:要强化早期预警和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依靠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等基础能力提升,走气象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早期预警领域,中国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预警先行、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早期预警“中国模式”,建立了横向覆盖社会各行业,纵向延展至乡村、社区及个人的防灾减灾体系,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在政府主导方面,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防灾减灾政策、规章、标准、制度、预案,通过早期预警协助各级政府、相关部门有序开展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同时,倾全国之力推进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为有效开展自然灾害防治工作提供权威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

图为中国气象局局长陈振林分享气象早期预警的中国实践经验

在预警先行方面,监测是基础——中国建成了世界规模最大的空-天-地一体化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可实现气象灾害快速跟踪、准确定位;预报是核心——中国建立了从分钟到百年的无缝隙精细化预警预报预测业务体系,能实现14种主要气象灾害递进式预警。递进式预警模式,即在应对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时,提前研判风险,并随着过程临近滚动推出更高时空分辨率和准确率的预报预警服务模式,可最大限度确保不漏掉每一次天气过程。同时,建立分灾种、分行业、分地域、分时段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模型;依托国家突发预警信息发布系统,贯通国省市县,对接16个行业部门,实现82种预警信息汇聚共享和一键式快速发布,并通过定制化渠道、本地化部署实现预警信息广覆盖。

在部门联动方面,以机制深化联动,明确将气象预警纳入应急响应的启动条件之一。在实践中,中国还创造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机制——高级别预警“叫应”机制,即在重大灾害性天气将要或已经发生,且极可能造成重大灾情时,气象部门提前面向政府领导、涉灾部门负责人、基层防灾减灾责任人进行“点对点”提醒。

当然,气象防灾减灾需要全社会响应并联动。在社会参与方面,中国在以气象预警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下,结合承灾体脆弱性、受灾人群暴露度和风险,细分响应级别,明确行动措施,逐步建立了极端天气下高风险区域、高敏感行业停课、停工、停产、停运、停业工作机制。同时组织培训近40万气象信息员队伍进校园、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有效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能力。

今后,中国气象局承诺,将继续高效响应全球、区域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应对,实施国际访问学者项目,加强能力培训,推动GMAS-A迭代升级,协调相关力量共同开发基于云平台的早期预警支持系统。(叶奕宏整理)

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郑国光:中国完成首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

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频发重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对自然灾害的敏感性、脆弱性也更加凸显。

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也是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基础性工作。近三年来,按照“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组织制定了统一的技术规范、统一的调查底图、统一的工作流程、统一的数据格式,再分行业部门组织全国培训、研发调查数据质检软件、组织调查、开展调查数据质检。

图为国家减灾委员会秘书长、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郑国光围绕风险普查工作作特邀报告

此次普查共联合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应急管理、气象、林业和草原、地震等19个部门力量,组织全国近500万专业技术人员和志愿者参与,覆盖了全国所有乡镇、社区以及千分之七的家庭,全面获取全国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6大类23种灾害致灾要素数据,人口、房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系统、产业、资源和环境等6大类27种承灾体数据,以及3大类16种综合减灾能力数据。此外,还对历史灾害、重点隐患、主要灾害风险和全国灾害综合风险进行调查、评估和区划。以气象部门为例,共投入1.14万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完成暴雨、干旱、台风、高温、低温、大风、冰雹、雪灾、雷电、沙尘暴等10种气象灾害共664万余条致灾因子危险性数据调查。

三年来,本着“边普查、边应用、边见效”的原则,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多部门制修订109项评估与区划类技术规范,解决了长期形成的各部门技术规范和标准不统一的问题;研发了6大类软件平台,统一普查工具,实现普查数据全国统一汇交和横向汇交,进一步推进相关行业的数据共享共用;构建国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基础数据库,实现“一张图”综合集成。

此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还实现了三个首次,即第一次实现自然灾害风险要素调查、风险评估、风险区划和综合防治区划等全链条式普查,第一次实现致灾部门数据和承灾体部门数据有机融合,第一次实现在统一技术体系下开展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胡亚整理)

世界气象组织助理秘书长张文建:重视基础设施建设 鼓励实施统一的数据资料政策

世界气象组织(WMO)像个大家庭,各国利用各自的业务系统作出贡献,从而推动全球观测系统不断发展、预报能力不断提升。《世界气象组织公约》多次强调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全球观测系统,促进气象信息和相关数据观测标准化,推动气象信息和相关数据交流共享。

全球观测系统不断发展,从地面观测站、探空气球、飞机到火箭、卫星,建成地-空-天一体化观测网。全球有超过10000个地面观测站,超过1000个高空站,超过1000个浮标观测站……中国在提升全球观测能力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风云气象卫星的观测覆盖全球,为全球提供服务。

图为WMO助理秘书长张文建作题为《WMO资料政策和基础设施系统》的特邀报告

WMO像一条生产链,在社会需求的引领下开展观测、数据交换、数据处理、天气预报、科研等工作,提供天气气候服务、水文服务、环境服务等,从而减轻灾害影响,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

观测系统不断发展,更多的数据应用于预报模式,推动天气预报不断进步。因此,基础设施的建设非常重要。WMO重视全球气候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全球大气监测,发布温室气体监测公报,建立全球气候服务框架,推动气候服务。

未来我们将面临气候变化的巨大挑战——极端天气事件广发、频发,气候对经济社会与环境造成巨大影响。为应对气候变化风险,需要推动全民预警倡议,提升地球系统观测能力,增强预报预警能力,推动交流合作。此外,WMO将进一步加强温室气体监测,进一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

有了观测数据之后,如何利用数据显得尤为重要。1995年,第十二届世界气象大会通过的关于交换气象及相关数据产品的决议是WMO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也是全民预警的前身和基础。WMO鼓励每个国家实施统一的数据资料政策,以资料分享促进预报模式不断发展,让数据资料政策为全球经济发展作出更多贡献。(徐嫩羽整理)

泰国气象局局长崇帕瑞:推行全民早期预警 应对灾害天气

泰国气象部门建立了“环境监测、社会参与、政府组织”的自然灾害早期预警与应急响应行动机制,从多角度开展早期预警工作。

在环境监测层面,泰国气象部门从气象观测和预报方面开展了有益探索。在气象观测业务中,充分利用天气雷达、气象卫星等高科技手段开展“天-地-空”三位一体立体监测,多普勒雷达监测网可实现精细到全国15分钟降水落区雷达拼图,中国的风云系列气象卫星资料得到广泛应用,在热带气旋监测中发挥显著成效。在预报业务中,采用中尺度大气数值预报模式WRF,基于降尺度技术开展区域预报,以数值形式展示云图等观测资料,针对不同用户需求,发布降水、温度、风、相对湿度等要素预报产品;基于预报模式和统计分析,提前14个月开展气候预测业务,在不同季节发布气候预测产品指导农业生产,针对可能出现的洪涝、干旱等提前给农民发布防范提示信息。

图为泰国气象局局长崇帕瑞作特邀会员报告

在社会参与层面,预警发布传播是重要的一环。目前,泰国气象部门已建立覆盖全国的防灾链条,可通过网络、短信、电话、电台等多渠道发布灾害预警。为应对重大天气过程,气象部门提前72小时进行专题会商,每日跟踪实况变化,密切监测天气发展。

在专业服务方面,针对行业需求提供针对性气象服务,比如根据民航运营需求,为机场提供航行天气服务;针对地震监测需求,开发地震自动监测及预警系统,能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及时发出地震预警。

实践证明,要充分发挥早期预警功能,需要政府部门强化统一管理。首先,应做好灾害性天气应对预案,以保证信息畅通和各部门相互协作。其次,要确保预警信息发布的一致性、及时性和准确性,兼顾用户使用场景,增强预警推送相关性,充分发挥预警效能。

未来,泰国气象部门将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在早期预警中的应用,发挥其大数据分析处理的优势,提高预警系统的可靠性和及时性。希望继续加强与中国气象部门的合作,共同增进人类福祉。(张娟整理)

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巢清尘:提升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目前,亚洲面临严重的气象灾害,极端事件发生频率高,经济损失大。中国地处亚洲季风区,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气象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大,这就是要开展早期预警和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的原因。

气候科学支持早期预警。要实施全球气候系统监测,包括大气、海洋、极端气候等,更早、更准确的气象预警预测能极大减轻灾害损失。目前,中国气象部门已建成天-空-地三位一体的立体气象观测网络,自主研发气候模式预测业务系统。其中,中国多模式集合预测系统(CMME)实现了“超级”集合预测业务,对提升全球气候预测和我国气候灾害预测业务能力有重要意义。根据这些模式和数据,可以更好地支持决策,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气候风险信息。

图为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巢清尘围绕“早期预警及气候变化适应”主题作特邀报告

不同区域暴露度和脆弱性存在差异,因此尤其要注意复合型事件的影响,如高温、干旱带来的系统性风险,海平面上升等多重气候变化影响带来的风险。2022年,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多个国家都遭遇了高温热浪、极端干旱影响,未来人类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气候危机,要积极采取适应行动应对气候变化。

目前,国家气候中心围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气候监测,决策部门以温度、降水年际变化、极端天气事件发生概率、气候风险等信息为支撑,可以更加科学地安排生产生活。比如,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作物长势信息,农业部门可以提早对农业生产进行优化调整。

中国高度重视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将适应气候变化理念和要求纳入气象、农业、水利、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政策文件。2022年,17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气象部门在气候变化机理、监测、归因、影响、风险等方面取得大量研究成果,并将成果直接用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规划的制定实施中。未来,我们将积极落实气候变化战略,进一步提升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唐淼整理)

中国香港天文台助理台长陈世倜:香港早期预警和行动策略

香港早期预警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灾害风险知识,灾害的观测、分析和预报,预警发布与传播,以及特区政府面对预警的响应。

灾害风险知识

建立早期预警系统,首先要全面了解灾害风险知识,在香港天文台网站上,能够查询到历次台风的数据和信息。

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公众可借助智能手机成为庞大气象观测网络中的一个节点。香港天文台致力于推动众包气象发展,鼓励公众参与气象观测,提供更加多元、更为海量的气象信息和数据。香港天文台将台风相关的影音资料搜集起来建立台风资料库,可供预报员在评估台风损失时参考。

此外,公众可通过移动客户端MyObservatory中“我的天气观察”功能,报告和分享雷暴、冰雹、龙卷等各类天气现象。公众也可加入“社区天气观测计划”Facebook小组,分享天气资讯。

图为中国香港天文台助理台长陈世倜作特邀会员报告

灾害的观测、分析和预报

香港气象观测网络包括150多个自动气象站,其中微型气候站用于分析城市环境的微气候状况,试点船上的风传感器用于收集测风资料。同时,香港天文台还会利用卫星、雷达及闪电定位仪等资料开发局地强降水临近预报系统。

此外,香港天文台与内地有关部门合作,分别在香港鹤咀和广东汕尾设立了海洋观测设备,持续监测灾害性天气。

预警发布与传播

一旦出现重大天气,自然灾害应急计划(CPND)下的应急预警监测中心将会开放,并为不同部门提供天气信息,支撑防灾减灾。此外,当预报即将出现恶劣天气时,香港天文台会面向公众发布“天气随笔”,提醒公众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香港天文台通过不同渠道发布天气信息。2021年开发的MyObservatory,以图表形式呈现未来3天逐小时天气预报,并显示离用户最近的气象站所提供的天气资料,包括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等。截至今年2月,MyObservatory在香港的累计下载量超过970万次。

特区政府面对预警的响应

针对特区政府部门,香港天文台每年组织召开台风季节和降水季节的季前研讨会,每两周提供热带气旋展望简报,明确潜在的台风影响。香港天文台还开展年度演练,以测试不同地区的应急响应能力。

同时,香港天文台注重加强宣传,走进学校开展气候变化主题讲座,成立“天文台之友”,以加强公众和天文台的沟通,提高公众对天气服务的认识,开展“科学为民”活动等。

罗澜整理

摄影:庄白羽 李根 张奥光

责任编辑:张林

阅读 1211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